目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

岭东奇葩——记岭东培训中心

文章来源:《跨越:特区30周年》         发布时间:2021-08-16 12:25

一、脱颖而出的岭东培训中心
        在中国,教育这块领地,可以说多灾多难。就以历代公认的教育界代表孔子孔圣人来说,上个世纪之初,他的“大成至圣先师”的桂冠也被摘除,赶下神坛。然而,近百年来,他在原地兜了一个圈,又重新复位到“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中去了。
        又以1949年建国之后来说,“教育”也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啊!还是小平同志力挽狂澜,“臭老九”也才迎来了1985年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30年前的改革开放,引发了社会的激剧变革,打破旧体制,走市场经济之路,国家大发展,大建设。这时也才认识到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各方面的人才却极为匮乏,令人欣慰的是,挣脱了思想桎梏的人们,喷发出了巨大的办学热情,没人才,培养!于是乎,公办、民办一起上,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了起来,迎来了教育大发展,多种渠道办学的春天。
        1996年,岭东培训中心,便脱颖而出!
        岭东培训中心是一所专门从事教育培训的大型办学机构,迄今已有14个年头的办学历史,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在深圳的惟一办学基地,也是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深圳的惟一办学点,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自考、成考为主,功能超越成人考试性质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是省内较早举办的品牌助学机构之一。十多年前,岭东培训中心是我国开考新专业“国际旅游管理”和“商务秘书(商务管理)”专业的筹办和承办机构。
        岭东培训中心与国内著名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承担成人教育的“国际旅游管理”、“商务秘书(商务管理)”、“美术设计”、“英语”、“商务英语”、“日语”、“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教育辅导任务。
        岭东培训中心立足深圳,服务全省,具备优越的办学条件,现有近4000平方米办学场地,有配备良好的语音室、电脑室、窗明几净的教室、多功能办公室等。教学设施齐全,从深圳书城——深圳科技园(虚拟大学园)——深圳宝安——深圳福永等重要区域设有教学点,形成了从东到西的办学区,方便学生入学。同时已经建立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确保了教学质量,营造了深厚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综合性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十几年来的不辍耕耘,不断发展壮大,在为省内合作助学机构做出榜样的同时,也为特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岭东培训的学子已逾万人,不少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全国金牌英语导游刘艳红便是其中代表。
        一向以踏实、严谨、专业的办学风格,被同学们口碑相传的岭东培训,已经成为学子们心中的一方净土。岭东培训中心的办学理念、办学信誉和品牌建设享誉全省。当深圳是2011世界大运会主办城市的喜讯传来时,岭东培训以优质快速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为已任,以主考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依托,为迎接大运会开展了新一轮语言培训活动。
        深圳岭东培训中心脱颖而出,办学多年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深圳教育培训品牌机构称号;2008年荣获华南地区教育品牌机构称号。同时中心还多次参加公益性活动,2006年上半年,组织进行英语免费公开课活动,2008下半年,组织学员以及学员亲朋参加“徒步登高,营建环保绿色生活”活动;2009年下半年,组织学员以及学员亲朋参加“盼丰收,怀伟人”活动。
 

二、岭东培训中心的优势与特色
        岭东培训中心虽是个民营的办学机构,但她的起点高、定位准,不以赢利为目的,是真正的学者治校,专家办学。中心创办之初、就汇聚了一批专家、学者、高校的高管人员为之论证献策。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黄智宇教授,还提出了办学的具体思路,并被选聘为中心筹委会的负责人之一。年届七旬.经历过“文革”折腾的岁月,现任董事长的老教授陈铁,深深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他的管理团队也都认识到,教育是门科学,是个系统工程,“文革”中的“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那是瞎胡闹。现在国家急需人才,就要认真对待,既要办学,就要办出个样子,办出特色,所以,他们作出了重要决定:教师的聘请,必须慎重,专业课的教学必须聘请有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优秀教师任教,如“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市场学》、《旅游会计学》、《旅游法规》、《旅游文学作品选》、《国际旅游学》,商务秘书(商务管理)专业的《传播与广告》、《国际商务法律》、《理财学》等课程都是由汕头大学的教授任教。日语专业的《日语阅读》、《日语翻译》、《日语听说》、《日语语言学》、《日本社会文化》等课程,都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授课。尽管投资很大,但岭东一直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岭东培训中心的教学质量高,有口皆碑,这种高素质的教师任教是分不开的。
        自考教材是自考质量的保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无论从规模、地位、内容形式、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使用的教材如何跟上时代跳跃的脉博,是岭东培训中心又一个十分关切的大问题。”国际旅游管理”和“商务秘书(商务管理)”专业省考课程较多,岭东培训中心充分发挥优势,及时聘请专家对正在使用的教材进行评审,并通过主考学校向省自考委推荐优秀的新教材取代已不太“合时宜” 的旧教材,几年来已经批准更换过的教材有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旅游学》、《旅游市场学》、《导游概论》、《旅游法规》、《食品营养与卫生》、《旅游英语》等,新的教材内容不仅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国际旅游管理有关课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而且能从国内外旅游学界专家学者所创造出来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中获得教益;又如“商务秘书(商务管理)”专业近几年来更换的教材就有《秘书事务管理》、《涉外秘书学》、《国际商务法律》、《法律事务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商品学》、《文献检索概论》等,不仅更新了课程教材内容,有的学科还从概念、分类到方法选用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使之跟得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提升日趋激烈,对秘书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不断升级的实际,要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扮演好秘书的角色。同时,新教材体现了重操作、重应用、重能力、重实训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深受学生和社会欢迎。
        在采访中,陈教授分析,社会化的教育培训机构,坚持针对需要、抓住机遇,谋求发展,职业性的培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因此,专业的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的模式都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地予以调整。脱离了需求,培训就失去了价值,丧失了机遇,培训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岭东培训中心就紧紧抓住了这个市场行情的脉搏。
陈教授说:培养涉外型人才是我们的责任,也一直把它作为方向和目标,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发展日新月异,外资企业多,涉外商务多,港口码头多,海关多,涉外活动更多,我们为各个部门培训了大批的涉外型人才,又正在为2011年的大运会涉外人才的培训尽绵薄之 力。
        岭东培训中心在专业的设置上抢占了先机,也是他们的最大优势。“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和“商务秘书(商务管理)”专业,是岭东培训中心的主打专业“拳头产品”,无疑这两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是重头戏。
现在国际旅游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分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培养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当时基于广东对外开放的需要和优势,向省考委和国家教委要求设立自考独立办班专业。这一请求很快就获批准,在全国的自考专业目录中是绝无仅有的。深圳是最早举办“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城市之一。
而商务秘书专业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对管理人员和秘书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培养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相应管理部门从事辅助决策、实施有效管理的高级秘书人才。原来的行政管理型秘书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都必须调整知识结构,逐步向商务型转变。因此,商务秘书专业普遍受到重视。
        汕头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先后担任这两个涉外专业的主考学校,岭东培训中心不仅在这个专业的创办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一直跟踪专业的发展,配合主考学校,在专业建设中作出新贡献。

        岭东培训中心不仅具有起点高、师资强、专业好的优势,另外在硬件投入和教学管理上也颇具特色。老教授在谈到教学的投入时,坚定的表示,我们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所以在教学的投入上,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不计产出的。在深圳的教学点上,我们的硬件设施是一流的,我们的语音室、电脑室设备品牌不次于一般的普通高校,但是国家没给我们投过一分钱。
老教授说,原来我在国家高校工作,说实话,当时还有些瞧不起民办高校。退休后,自己搞起了成人教育,实践中感到这个行业也大有可为,也能出人才,关键是自己怎样去抓。在办学实践中,我发挥了个人的积极主动性,自觉规避了一般高校中存在的弊端,从目标到质量再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正规的,不是随意的,可以这样总结,我们的岭东培训中心,既有高校的规范性,又有成教的灵活性。十几年来,我们坚守的原则是:严谨—规范—诚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课时上作出严格要求和保证,学员来自不同的行业,情况各有不同,若没来上课,要求办公室及时掌握,或给他提供资料,或互相借阅笔记,并及时检查,同时我们还编辑了各门专业课程的“同步练习册”,供学生自修和复习之用,体现了开放学习的特点,学生也能较自主的安排学习过程。
陈铁教授说:社会已转型,有些教育理念也正在改变,但严格的教学管理不能变。对深圳教学点的学生,我们一直坚持考勤制度, 要求教务排好课,教师上好课,班主任管好班,通过各种活动营造出学风浓、风气正的大学文化氛围。
        对于其他办学的培训点,我们的要求是“松散的组织,严谨的要求”,学员们拿的是大学文凭,绝不能降低大学的水准。尤其是在考试方面,绝不允许学员弄虚作假,老教授坚定地说,我们绝不允许社会上一些行私舞弊、浮夸造假的风气玷污岭东培训中心的声誉。
        老教授也谈到,近些年,行业竞争激烈,大学扩招,生源素质下降等不利因素。但是岭东培训中心,仍按既定的“严谨、规范、诚信”办学原则,积极寻求出路,亏本也不能使其岭东培训中心的质量下降。多年来深圳市自考办,广东省自考办一直看好岭东培训,肯定我们的成绩并给以鼓励。各加盟点也都比较规范,资信好,办学能力强,合作多年很默契,大家都把过去取得的成绩看作新的起点。同时坚信,我国已步入学习化社会,继续教育已成为每个人终身教育的今天,各种渠道办学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三、老教授的心声
        半个多世纪以来,陈教授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但是他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和磨难。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性格平和,处事公允,对世事总有着客观公正的看法,当然也就没有大红大紫过,因为他头脑清醒,凡事不跟风,不偏激,不吹捧,不责贬。但是,这不是事故、平庸,而恰恰体现了他那种东方文人的儒雅、渊博、虚怀若谷的气质和胸怀,并且他也并不缺少文人风骨和坦诚、率真的天性。 如到省里参加有关教育工作会议时,面对大学扩招,自考生源质量、数量下降,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时,他直言提出“自考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反思,同时对自考与高职高专“相沟通”做法,也敢于提出质疑。
        教书育人,是陈教授一生的追求,在他的家庭中,从事教育事业的也不乏其人,他的大姐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便是一位醉心于教育事业的代表。
        陈教授退休后,还一直忙碌于教育培训工作,有位年青人对他说“从事自考、成考培训,是赚穷人的钱才大有可为”。显然,年轻人是以“赢利为目的”来看待他退而不休的。年轻人啊!你怎能理解一位老人对国家教育金子般的心呢!
        陈教授说得好,他是“在做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现在改革开放打破了旧体制、就框框,客观上可以满足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体现出在教育事业上的个人价值,他有何乐而不为呢!
采访接近尾声,老教授不无感慨地说“教育是件实实在在的事,办教育不是办企业,决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岭东培训十几年来坚持自己的特色,走得很辛苦,但是基本无失误,没出过大事”。
是啊!对于一个年届七旬的才人来说,辛苦是可以想见得,这其中的教学、后勤、内务、外联,该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去思考、去规划、去实施啊!
        然而,他多年来退而不休,忙忙碌碌,默默耕耘,在思考着岭东培训中心的质量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向高端发展;思考着培训中心如何才能办得更规范、更严谨、更具现代化的特色,甚至思考着岭东培训中心的红旗还能打多久?……总之,思绪万千,对岭东培训中心诸多事务都割舍不下,体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追求和梦想。
        最后老教授谈到,我想要尽快打造一套岭东培训中心的模式,让后来人顺利接手并更上一层楼。这平实的话语,朴实的追求,显示了老教授要将岭东培训中心红旗永远扛下去的决心。这也许就是老教授感到最大的幸福了!
        对!这便是教师的独特幸福、独特心愿。一辈子耕耘的老教授,也许没有政治家受人尊崇,没有经济家受人羡慕,没有科学家受人爱戴,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但是他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知不觉中他已成为把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的永恒的桥梁。